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景区要做好四个阶段的安全管理 确保安全问题

2021-06-02 15:45:14 来源:中国旅游报

不同类型的景区和不同的休闲体验项目,其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化。对于景区安全管理,笔者建议重点抓好风险预防预备、监测预警、事故应急处置与善后恢复4个阶段的14项工作,确保景区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管理。

安全问题的预防预备阶段,此阶段建议重点抓好4项安全任务:一是旅游景区制定应急预案、配置安全设施、配备安全人员以及积累应急资金。上级主管部门可采用“过程式”监管模式对旅游景区的相关工作重点监管,检查工作落实情况。二是旅游景区应增强内部工作人员以及游客的安全意识,规范其安全行为,提升其应急技能。三是旅游景区应积极联合保险机构,通过景区责任保险、意外险等形式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四是强化阶段风险预防工作。按照景区安全问题出现的高发时空特征,在该时间节点来临前,强化相应风险预防工作,检查相应的设施设备,排查风险隐患,降低因时空问题带来的旅游风险。此外,相关管理单位可提前制定限流、预约、快速游览等相关制度,避免客流停滞,形成集聚。

风险隐患的监测预警阶段,建议重点做好以下4项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强化焦点式监管。在易出现安全事故的空间节点设置监控设备、广播设备等,动态监控客流量与客流变动情况,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监控中心通过播音系统快速将风险信息告知游客,快速疏导客流。二是构建全域化监管。建议景区与游览场所建立一岗双责制,游览场所内的工作人员均肩负高聚集游客群风险管理职责,加强游览场所内的人员值守和流动巡查,动态监测客流,并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人员的风险预警能力。三是形成联动式监管。加强外部联动,积极与气象、水文、交通、地质等部门加强联系,构建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台,全面监测影响游客与景区安全的各类风险,动态评估风险等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四是打造联动式台。相关管理单位应加强建设预警信息发布台,一旦风险等级达到预警阈值,立即启动信息发布程序,通过预警渠道将预警信息发送至相关单位和管理人员,实现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游客等预警信息全覆盖,并形成风险联动式预防与管理。

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阶段,需要多方管理主体共同参与,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强化事故应急处置:一是建立风险联动式预警。旅游主管部门联合气象、交通、地质、水文等部门,共同监测影响景区安全的多元风险,建立协同风险预警体系,联合发布风险信息,为事故应急处置提供信息基础。二是建立应急联动式体系。景区安全事故一旦出现,景区应立即与各部门联动,形成多层次应急响应,联合处理事故,提高事故处置效率。三是建立多元联动式救援。景区应与公安、武警、消防等公共救援力量联合,形成多元化的应急救援梯队,强化应急救援力量,提升应急救援水

安全事故的事后处置阶段。此阶段建议重点做好3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抚慰游客。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抚慰游客,关注游客心理变化,积极帮助游客复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造成二次伤害。二是恢复市场信心。高聚集游客群安全事故发生后,必然会对旅游目的地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恢复市场信心,修正受损形象。三是强化管理调整。相关管理单位应在事后及时总结事故处置经验,弥补景区安全管理体系的缺陷与不足,不断完善防控体系。

从目前来看,与景区安全管理直接相关的法律保障仍旧不够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及《旅游安全管理办法》与景区安全管理直接相关,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多从消费者、运营项目和设施设备视角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法律保障措施。

然而,景区类型与旅游项目不断更新迭代,景区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提升针对。建议从风险预防预备、监测预警、处置救援与善后恢复等多个阶段,强化景区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此外,建议加强景区高风险项目的法律保障与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与规范景区经营、举办活动的相关流程与规范。

关键词: 景区 安全 问题 管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