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价格看涨该如何稳粮稳产?
2022-04-13 10:30:09 来源:半月谈
原标题:农资价格看涨该如何稳粮稳产?
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半月谈记者走访西部多个种粮大县发现,受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部分农户种植意愿有所减弱。基层建议,加大宏观调控,稳定农资价格,提升水稻种植亩产,稳粮稳产。
“辛辛苦苦种几亩水稻,
还不如1亩蔬菜”
“去年尿素才90元一袋,今年就到130元了,辛辛苦苦种几亩水稻,还不如1亩蔬菜。”在西部某种粮大县,一名水稻种植户向半月谈记者介绍,去年将大部分收获的大米进行出售,除去农资、人工等开支,纯收入只有2000多元。“这点收入还不如1亩蔬菜,要不是还在周边打零工,生活压力可想而知。”该种植户说,仅水稻每亩化肥支出同比增加了100多元。
半月谈记者在多个产粮大县走访时,一些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种植户、农资销售商都反映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对农户种植的积极性造成冲击。
某村是当地传统水稻种植区,一些村民已经开始育秧,村干部也在田间地头忙着指导生产。“种植成本高了,农户种植意愿有所减弱。”一名村干部说,目前每亩水稻种子成本增加40元左右,加之尿素、钾肥、复合肥等化肥价格上涨,每亩地成本比去年涨了不少。
某产粮大县农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尿素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6.25%,硫酸铵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10%,硫酸钾型钾肥每吨同比上涨69%。当地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农资价格上涨太快,对农户积极发展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我们销售压力也大,化肥价格高,农户买的也少了。”一镇化肥销售店铺负责人说,去年同期已销售60多吨化肥,但今年只卖了30吨左右,钾肥在卖断货后因为价格太高都不敢囤货了。
不仅是化肥,种子、农药的价格也纷纷呈上涨走势。目前,西部某县杂交水稻种子价格同比上涨20%,玉米种子价格同比上涨14.3%;另一县杂交水稻种子每公斤同比上涨30%,玉米种子同比上涨12.5%;某市常用的多菌灵、代森猛锌、敌敌畏平均涨幅达20%。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尚未到农作物大量用药的时候,接下来随着用药需求提升,预计价格还会上涨。
多重因素助推农资价格持续走高
化肥价格上涨,既有市场供求关系和成本上涨推动的合理部分,同时受国际国内市场原油、煤炭能源紧缺,生产、运输成本上涨,国家调整尿素出厂价格等因素影响。
一名长期从事化肥供应的企业负责人表示,煤炭、天然气价格上涨,带动氮肥等化肥产品价格上涨,最高时每吨尿素出厂价到了3300元。去年国家对煤炭、天然气价格进行调控,使其价格相对稳定,但去年10月份开始,价格又出现回升,目前价格基本在3000元左右。
“最要命的还是硫磺、钾矿等价格上涨。”业内人士表示,硫磺的价格已上涨至每吨2万元以上,涨幅超过200%。同时,我国钾矿品位、产量较国外低,开采成本较国外高,使得生产钾肥的钾矿需大量从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进口,对外依存度高。加之国际局势不可控,导致钾肥、复合肥价格一路看涨。
有化肥经销商表示,尽管目前价格还在上涨,他们也还在继续采购,根据目前的原料价格、产能等情况,他们预计短期内化肥的价格仍会持续上涨。
此外,有行业人士表示,我国重要的种子生产基地去年遭遇高温,造成种子减产,加之人工、租地等成本的上涨,综合导致种子价格上涨。
多措稳价保供,增强农户种植信心
农资价格上涨推高了农户种植成本,在粮价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些农户改种经济效益更好的作物,这对稳粮稳产造成不利影响。基层期盼,多措稳价保供,增强农户种植信心。
基层农业农村和发改部门负责人建议,加大对化肥等农资生产原料价格和供应的宏观调控,保障化肥厂等农资企业正常生产;畅通物流运输和末端配送,适时投放化肥储备,稳定市场供应,防止化肥价格持续上涨。
丽江市农资公司董事长和时胜、寻甸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应珍等人建议,应从国家层面持续加大对农作物种植的补贴力度,采取提高农作物最低收购价等方法,及时做好补贴发放,缓解农资成本上涨的影响,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恢复省级化肥储备,实现供销部门与化肥厂家联合进行淡季储备。“要摸清区域资源和产能,加强生产企业、供销部门、销售企业等机构的强强联合,促进产品储备、产销对接。”云南省农资公司总经理黄春林希望,恢复云南省省级每年10万吨的化肥储备,并给予专项资金补贴。与厂家联合进行淡季化肥储备,既能缓解生产企业库存压力,又能缓解储备单位的资金压力。
基层干部建议,打造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制种基地,提高稳定的供种能力,实施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种子生产保险试点,建立政府支持、种子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同时,加大备荒救灾种子储备财政投入,确定一定的储备数量,由企业进行储备,给予企业适当的储备补助金。
此外,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道金荣建议,涉农单位向农民普及科学施肥知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提升施肥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和肥料的利用率;积极推广稻田综合种养的模式,提高农户的亩产收益,对冲不利因素影响。(半月谈记者:杨静字强)
相关阅读
- (2023-01-06)焦点速讯:我国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产品获批上市
- (2023-01-06)世界新动态: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印发
- (2023-01-06)环球微动态丨年货节助力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点丨新疆阿克苏地区着力打造能源资源产业基地
- (2023-01-06)全球热头条丨市场监管总局指导免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 (2023-01-06)世界今亮点!上海技能人才工资增幅为近三年最高
热点推荐
- (2023-01-06)焦点速讯:我国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产品获批上市
- (2023-01-06)XM外汇:美国原油库存增加,WTI油价自周线低位反弹,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热议:嘉盛集团:美元全盘走强,纽元/美元下跌处在两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环球精选!欧元区最新数据预测:欧元区12月调和CPI年率-未季调初值(%)预期值 9.7,或利好欧元
- (2023-01-06)今日外汇市场主要货币阻力支撑位预测(2023/1/6)
- (2023-01-06)环球即时:今日重点关注的财经数据和事件及主要数据解读(2023年1月6日)
最近更新
- (2023-01-06)焦点速讯:我国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产品获批上市
- (2023-01-06)XM外汇:美国原油库存增加,WTI油价自周线低位反弹,攀升至73.50美元附近
- (2023-01-06)世界热议:嘉盛集团:美元全盘走强,纽元/美元下跌处在两日低位0.6210附近
- (2023-01-06)环球精选!欧元区最新数据预测:欧元区12月调和CPI年率-未季调初值(%)预期值 9.7,或利好欧元
- (2023-01-06)今日外汇市场主要货币阻力支撑位预测(2023/1/6)
- (2023-01-06)环球即时:今日重点关注的财经数据和事件及主要数据解读(2023年1月6日)
- (2023-01-06)世界新动态: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印发
- (2023-01-06)环球微动态丨年货节助力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 (2023-01-06)全球快看点丨新疆阿克苏地区着力打造能源资源产业基地
- (2023-01-06)全球热头条丨市场监管总局指导免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 (2023-01-06)开曼群岛元怎样换算英镑?开曼群岛元对美元汇率是多少?
- (2023-01-06)黎巴嫩磅对人民币汇率怎样?1000黎巴嫩磅是多少英镑?
- (2023-01-06)老挝基普对人民币汇率如何?1万老挝基普等于多少美元?
- (2023-01-06)100泰铢等于多少人民币?泰铢怎样兑换马来西亚元?
- (2023-01-06)台币与澳门元汇率怎样兑换?2000台币等于多少人民币?
- (2023-01-06)世界今亮点!上海技能人才工资增幅为近三年最高
- (2023-01-06)焦点速看:外汇主要货币对技术分析: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澳元(2023/1/5)
- (2023-01-06)今日最新!1月5日外汇市场行情走势分析:由于市场怀疑美联储的承诺,欧元兑美元突破步履蹒跚
- (2023-01-06)世界热资讯!1月5日外汇市场行情走势分析:美元兑日元处于关键汇合区,美国数据即将公布
- (2023-01-06)当前资讯!今日晚间白银行情分析(2023年1月5日)
- (2023-01-06)1月6日重点数据和大事件前瞻
- (2023-01-06)全球热消息:江西九江开出2023年度首列中欧班列
- (2023-01-06)今日热搜:“暖风”吹向市场,小商贩等待客流量回升
- (2023-01-06)世界微头条丨及时帮扶因新冠感染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
- (2023-01-06)全球最资讯丨云南制造业根基工程大力培育“制造工匠”
- (2023-01-06)环球快消息!“围炉煮茶”缘何圈粉年轻人?
- (2023-01-06)世界看热讯:“稳经济、促发展”进行时③丨保供稳产促发展,企业生产忙起来
- (2023-01-06)头条:国内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
- (2023-01-06)天天报道:近5年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6.5%
- (2023-01-06)焦点快播:中关村创新引领能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