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辽宁省发改委成本调查监审局提出三点建议保粮食稳产农民增收

2022-01-12 21:36:20 来源: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刘桂菊 汪险峰报道:近日,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本调查监审局对粳稻、玉米、大豆等3种播种面积占全省70%以上的主要粮食生产产量、价格变动、生产成本、现金收益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综合分析,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据辽宁省发改委成本调查监审局局长张树华介绍, 2021年,辽宁省粮食生产喜获“双丰收”,总产量达507.74亿斤,较上年增8.48%,创历史最高水平,居全国第12位;粮食单产达955斤/亩,同比增8.0%,居全国第3,在粮食主产省中排名第1。在产量大幅上涨的同时,水稻等部分粮食作物收益却出现了大幅下降,可能会影响来年农民种粮积极性。

张树华表示,生产总成本逐年增加是导致水稻等农作物收益下滑的主要原因。

在成本调查监审局形成的《2021年辽宁省主要粮食生产成本收益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中显示,粳稻近5年亩均产量稳定,始终保持在590公斤以上。2021年粳稻亩产为598.93公斤,较上年减少44.95公斤。

粳稻近5年每亩总成本逐年增加,2021年总成本为1626.95元,较上年增加53.92元,上涨3.43%。主要是化肥费、农药费、机械作业费显著增加,分别上涨12.50%、17.20%、8.63%,特别是化肥价格已经处于近10年历史高位。

粳稻最低收购价格近3年保持在130元/50公斤,现金收益呈下降趋势。2021年平均出售价格为2.74元/公斤,每亩产值为1656.47元,扣除现金成本(不含家庭用工和自营土地成本)每亩875.50元,每亩现金收益为780.97元,比上年降低238.69元,降幅23.41%。

张树华表示,相比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因为近年来价格呈逐渐上涨趋势,虽然每亩总成本也在增加,但收益仍比上年有所增多。

《调查报告》显示,玉米近5年亩均产量受干旱、台风等灾害影响较大,在370-510公斤范围内波动。2021年玉米亩产为500.78公斤,较上年增加114.20公斤。

玉米近5年每亩总成本逐年增加,2021年总成本为1047.50元,较上年增加90.02元,上涨9.40%。主要是化肥费、农药费、机械作业费、土地成本显著增加,分别上涨8.99%、6.89%、6.91%、23.30%。特别是土地流转价格增长迅速,个别产区创历史新高。

2020年以来,玉米价格一直处在高位,在产量稳定的情况下,收益可观。2021年平均出售价格为2.49元/公斤,每亩产值为1280.33元,扣除现金成本(不含家庭用工和自营土地成本)每亩475.93元,每亩现金收益为804.40元,比上年增加。

大豆近5年亩均产量稳定,在160公斤上下浮动。2021年大豆亩产为175.42公斤,较上年增加28.73公斤。

大豆近3年每亩总成本逐年增加,2021年总成本为755.07元,较上年增加77.67元,上涨11.47%。主要是机械作业费、人工成本、土地成本显著增加,分别上涨7.98%、26.54%、11.45%,

大豆价格近3年逐年上涨,现金收益呈上升趋势。2021年平均出售价格为5.36元/公斤,每亩产值为955.55元,扣除现金成本(不含家庭用工和自营土地成本)每亩325.87元,每亩现金收益为629.68元,较上年增加200.08元,增幅46.57%。

张树华表示,尽管辽宁省粮食生产在2021年取得了丰收,但当前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并没有改变,特别是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化肥、农药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种粮成本增加,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不容忽视,粮食稳产仍然面临挑战。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辽宁省发改委成本调查监审局提出如下建议:

(一)因地制宜,优化种植结构。建议省内各地摸清粮食生产数量、质量等底数,根据气候条件、地形特点、成本收益情况及时调整粮食生产规划,引导农民种植适合本地生产的粮食品种。发挥辽宁省黄金玉米带优势,优化玉米生产结构,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发展高淀粉玉米,扩大兼用型全株青贮玉米等生产规模,推进优质鲜食玉米生产及加工。鼓励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将蟹田大米、稻花香等粮食产品纳入品牌范围,提升产品溢价。

(二)鼓励流转,发展规模经营。通过抽样调查汇总数据分析,规模户(100亩以上)农用机械自有数量较普通户(100亩以下)显著增加,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资议价空间更大,亩均用工数量减少,农民收入增加。目前来看,省内粮食生产多以家庭为单位(大豆尤其明显),生产规模较小,技术含量偏低,生产成本较高,缺乏竞争力,建议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引导农民按照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使土地集中经营生产,形成规模效益。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规模经营。

(三)种养结合,推动一体发展。当前省内多数地区存在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展相互脱节的现象,农村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建议鼓励农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向初加工延伸、向种养一体化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粮食主产区积极引进粮食深加工企业,减少物流成本,延长产业链条,形成生产闭环,提高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能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