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电烘干取代传统晾晒,保障产业链生产和延伸

2021-08-06 16:11:55 来源:科技日报

8月6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乡一望无际的田野上,一行行枸杞整齐排列,长势喜人,密密麻麻的红枸杞挂满枝头,小巧精致,阳光下壮实而鲜亮。

“枸杞使用电烘干以后,不用担心天气,枸杞制干环境更好、质量更佳,价格自然也就上涨了。”诺木洪枸杞烘干厂负责人郑显民说。

枸杞制干,放在以前是件头疼事。

“传统自然晾晒受天气影响大,遇阴雨天气,杞农们就发愁,枸杞干果质量会直线下降,有些还会坏掉无法出售,严重影响收入。”郑显民说。“传统煤炉烘干炉体温度不好把控,温度过高,果实干瘪甚至果皮发黑;温度过低,果实易发霉。煤炉燃烧每天耗煤110千克,烘干枸杞约60至70千克,效率低,还需要人工不停倒换,煤炭燃烧也污染了环境。”如今,随着电动隧道烘干机普遍使用,这两种制干方法都已成为“过去式”。

全自动隧道烘干机可实现自动恒温、自动排潮,能耗低,烘干效率高,速度快,产量大。“电烘干的枸杞,干燥均匀,味美色鲜,质量好,可以卖上好价格,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不少。”郑显民说。

为保障车间生产电力充足,国网海西都兰县供电公司采用10千伏诺五路,诺三路,哈一路“双回路”供电,配置55000千伏安,并在生产前期对设备进行综合“体检”,在生产高峰期进行负荷跟踪,实现从业扩报装到生产加工的“一站式”电力服务,保障产业链生产和延伸。

在郑显民枸杞烘干厂车间内,2条红枸杞烘干生产线正轰隆隆地运转着。郑显民说:“从今年6月中旬起,烘干车间就一刻也没有停过,员工24小时轮换着进行枸杞烘干。”

2013年,都兰县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面积推广枸杞种植,国网海西都兰县供电公司依托都兰县政府大面积推广枸杞种植,在全县枸杞种植基地推广电烘干。到2020年底,都兰县30户枸杞种植户用上电烘干机,年替代电量约13万千万时。

2021年,国网海西都兰县供电公司投资2327万元改造升级电网,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55.01千米、0.4千伏线路6.65千米,新增变压器11台容量共2860千伏安,满足了枸杞烘干用电需求。该公司还提出10余项服务措施,推行业扩服务,为重点枸杞加工用电项目开通绿色通道。

年来,都兰县乐盛村产业结构调整,由原先的小麦、青稞和油菜改种红枸杞、藜麦。枸杞种植户徐英庆说:“红枸杞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都比小麦、青稞要高,所以完备的农具对提高红枸杞产量非常重要。”为此,都兰县供电公司以宣传小画册、服务小卡片、党员服务小分队的“三小”服务方式,开展浇灌、服务、抢修的“一站式”电力服务。其中,党员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为灌溉机、除草机等农具“义诊”10余次,确保枸杞长势优良。

“红枸杞品质好,销路不成问题,改种枸杞后,每亩地能收入两千多元呢。”枸杞种植让徐英庆尝到甜头,带领村民成立金盆乐缘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枸杞种植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乐盛村枸杞种植面积2千亩,藜麦8千亩,成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如今,诺木洪红枸杞已销往全国各地,生产的饮料、枸杞酒等枸杞系列产品100余种投入市场,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8个国家,产值上亿元。

为确保辖区内广大杞农烘干用电,正值用电高峰期,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三江源”(海西都兰)共产党员服务队,配齐配足抢修的物资、材料和车辆,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待命,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保持畅通,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发生,确保抢修及时、服务到位,全力保障杞农烘干期间正常用电,确保杞农遇到用电故障随叫随到。

电力足,枸杞红,销路不再愁。植红枸杞有赚头,都兰县周边乡村的村民也纷纷开始农业转型,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记者 张蕴 通讯员 马秀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