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科技创新与重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重庆举行

2021-05-31 15:41:01 来源:工人日报

5月28日下午,“科技创新、智库使命与重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重庆广场宾馆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重庆市委研究室、重庆市政府参事室、重庆大学、重庆京渝省情和发展规划研究院等北京、重庆、成都三地的政产学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家20余人,为助推重庆市委、市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建言献策。参会的新型智库涵盖党政部门智库、社科院智库、高校智库、科研院所和企业智库、社会智库等类型。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就“十四五”时期宏观经济形势、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政策、资源集聚产业集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协同创新、三峡生态环境效应评估、科技企业投融资、产学研一体化与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科技人才支撑、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大数据智能化、培育科学家精神、西部(重庆)科学城台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端科技智库建设等选题作了交流发言。

重庆市委研究室原副主任、市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邓经河认为,汽车产业是重庆支柱产业,在大数据智能化引领下,在产业集聚中,必须提升科技含量,在科技创新上实现重大突破,向新能源、智能化方向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市场需求。重庆市政府参事室原专职副主任、市政府特邀督查员刘万振认为,科技创新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在要素当中首先是人才,在人才聚集方面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优化市场环境。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升从六个方面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推动协同创新台化,高标准布局“科研重器”;促进协同创新产业化,高起点培育“硬核企业”;引领协同创新国际化,高水链接“全球智慧”;提升协同创新生态化,高密度构建“共生网络”;发展协同创新社区化,高品质建设“科学乐园”;注重协同创新制度化,高效能打造“双轮引擎”。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温兆飞针对三峡大坝修建前后坝下江心洲的演变及大坝的影响问题,提出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遥感调查江心洲+地面调查+水文监测数据等解决方案。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莫远明研究员,从重庆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国家高端科技智库、重庆究竟能不能建设国家高端科技智库、重庆究竟如何建设独树一帜的国家高端科技智库三方面提出推动重庆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建设的思路。(记者 李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