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 >

国金证券:医药医疗板块近期再受市场资金关注

2022-03-25 13:36:52 来源:资本邦

3月24日,市场三大指数弱势整理,盘中一度跌超1%,午后市场情绪有所回升,截至收盘集体小幅收跌,其中上证综指下跌0.63%,深证成指下跌0.83%,创业板指下跌0.36%。盘面上来看,昨日表现亮眼的通信板块24日跌幅居前,此外芯片、新能源等成长板块表现较为低迷。医药板块当日逆势拉升,受商品涨价提振,煤炭、有色板块当日小幅走高。

量能方面,3月24日两市成交额再度萎缩,合计交易金额约9200亿元。北向资金当日继续小幅净流出1.28亿元,其中沪股通流入12.05亿元,深股通流出13.33亿元。

3月24日,医药板块逆势走强。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上涨2.62%,生物医药ETF(512290)上涨2.19%,医疗ETF(159828)上涨1.90%。医药医疗板块期再受市场资金关注或与期国内疫情反复有一定的关联,我们此前提示过大家关注医药板块,高景气、低估值、事件催化,可能率先反弹(详见《疫情加剧,医药医疗类ETF可能率先反弹》)。此外,在2月中旬国家也紧急批准了辉瑞口服新冠药。国金证券认为,基于口服药物用药可及和便利,看好口服新冠药物应用前景,看好后续辉瑞口服新冠药物 MPP 落地给API/CDMO 板块头部企业带来的业绩弹(包括可能潜在的辉瑞口服药本土化)。

除了消息面的因素之外,基本面来看医药医疗板块依然向好。生物医药ETF第三大权重股、医疗ETF第二大权重股——药明康德昨日发布21年年报,数据披露营业总收入229.0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8.5%,归母净利润为50.9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72.19%,而20年的增速为59.62%。

盘面上来看,医疗医药板块自去年下半年伊始持续处于调整之中,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来看,调整幅度都已经较为充分。目前整体估值已基本回落至18年底的水。从中长期角度看,板块估值已经回归理,当前时间节点具有较好的中长期布局价值。投资者可以采用逢低分批的方式继续布局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生物医药ETF(512290)、医疗ETF(159828)等相关标的。

除了医药板块,3月24日以煤炭ETF(515220)、有色60ETF(159881)为代表的周期板块也表现不俗,煤炭ETF上涨0.72%,有色60ETF(159881)上涨1.21%。商品市场上,煤炭、有色各期货品种也是涨声一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原油之外,欧盟在其他能源的进口上也严重依赖于俄罗斯,据媒体披露,欧盟超过40%的煤炭进口、超过40%的天然气进口都是来自于俄罗斯。在地缘政治问题缓解之前,大部分周期品的价格或将持续维持在高位。

港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回调至今最大幅度超过60%。我们在期的文章《梁杏:港股科技大反攻,可以入场了吗?》中提到过,这一波下行有两大推动因素,其一是对中概股退市的担忧,对于这一点在上周的金融委会议上已经定调,“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后续这方面的影响因素将不断减弱;其二则是对国内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监管的担忧,目前这方面的影响或会依然存在,但是随着政策的不断出台,监管的不断深入,监管对于市场的影响或会边际减弱。

从基本面来看,港股科技指数权重股的基本面依然向好。腾讯2021 年全年净利润2248.2 亿元,同比增长41%。小米集团2021年总收入达到人民3283亿元,同比增长33.5%。方正证券认为,当前港股市场主要指数估值普遍处于历史中枢水之下,并且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同样处于较低位。港股市场在经历超跌过后,目前整体处于向下有支撑,向上有空间的区间范围。后续可以采用逢低分批的方式逐步布局港股科技ETF(513020)。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收盘,港股科技ETF(513020)当前场内折价超过1%,且不限购,T+0交易。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分级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近更新